
銀線飛騰。
大渡河飛流湍急,瀘定橋燈火輝煌。鐵索鏈還是那13根,而漫山遍野的電網卻架進了千家萬戶,為革命老區(qū)人民送去光明和希望。
瀘定縣素有我州“東大門”之稱,是進藏出川的咽喉要道。在長征中因飛奪瀘定橋戰(zhàn)役而聞名中外,被譽為通往新中國的希望之橋。
那么,如今革命老區(qū)的群眾現在用電情況如何?是否用上了電?能否用好電?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?帶著這些疑問,《中國電力報》記者一行趕赴革命老區(qū)瀘定縣進行了走訪調查。
■ 李慶 文/圖
居民用上智能電表
在瀘定縣冷磧鎮(zhèn)筆者看到,電力工人正在緊張地為群眾免費更換智能電表。
冷磧鎮(zhèn)村民張軍告訴筆者,現在家用電器已經普及到農村家庭,停電現象也比以前少了很多,有了故障當地電工也會及時前來維修。
調查中筆者了解到,雖然冷磧鎮(zhèn)供電所門口非常醒目地掛出熱線電話,但當地群眾很少撥打,在農村,每個村街都有固定的電工為村民服務,即使打了熱線電話,也是村里的電工來為他們服務。
冷磧鎮(zhèn)供電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筆者,以前瀘定是地方電網,大家工作都非常隨意,往往一邊干農活一邊上班 ,有事就去所里報個到,開個會,沒啥事就可以忙自己家里的農活,而并入國網后,各項規(guī)定非常嚴格,大家必須每天按時上下班,不得遲到早退。
由于地處山區(qū),查表和交電費一直是當地的一大難題,而更換了智能電表后,將減少了電力工人的工作強度和改進村民用電的透明度。
在現場筆者看到,瀘定縣電力公司的工作人員穿著整齊、準備好安裝所需材料,正在緊張有序的開展智能電表的換裝工作,現有的電表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。周圍群眾不時詢問智能電表相關知識,工作人員詳細為大家解答、演示智能電表的功能。在安裝完成后,工作 人員還教用戶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。
瀘定縣電力公司總經理黃勇告訴筆者:“相比目前所用的機械式電能表,智能電表計量性能和服務功能有了全面的提升。同時,居民還可以通過電量的實時查詢測算出一些用電設備的耗電量,幫助居民更合理地支配電能,養(yǎng)成良好的用電習慣。”
他說 ,對居民而言,智能電表帶來的最直接好處就是明白消費、計劃用電、有效節(jié)能。此后,居民用電繳費將更加的快捷和人性化。用電就像用預存話費的手機一樣,想存多少存多少,什么時候存,用多少都是自己說了算。余額快不足時,智能電表還會及時提醒,讓用戶精確掌握當前用電量。當智能電表余額為零的時候,就會自動拉閘停電。這時用戶只要到營業(yè)廳對購電卡進行充值,然后再插入電表就可以自主恢復供電。
同時,瀘定電力公司改變了過去沙壩唯一的營業(yè)廳繳費方式,除收回城區(qū)臨街旺鋪改造成標準營業(yè)廳、重新裝修冷磧供電所營業(yè)廳外,還積極聯系郵政儲蓄、農業(yè)銀行建立電費代收事宜,并自籌資金分別在瀘定城區(qū)、沙壩、冷磧鎮(zhèn)等地安裝了自助繳費機,極大豐富和方便了客戶的繳費渠道。
新公司帶來新服務
據了解,國網四川瀘定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于2013年4月改制掛牌成立。公司現有電站1座,裝機1800千瓦;35千伏變電站3座,110千伏變電站1座。
自國網公司控股后,瀘定公司逐漸規(guī)范了業(yè)擴報裝流程。業(yè)務受理實行首問負責制、內轉外不轉、一口對外、收費公開、透明,堅決杜絕了“三指定”,與用戶均簽訂了供用電合同。
在業(yè)擴費用收取上,除規(guī)范收取臨時接電費外,由于網絡基礎差等原因,到目前還未收取高可靠性費用。自今年省公司開展業(yè)擴環(huán)境整治百日行動以來,進一步簡化了業(yè)擴報裝手續(xù),對低壓客戶實現“一證受理”和“一崗制”服務,減少了客戶資料提交種類和到營業(yè)廳次數;壓縮高壓客戶業(yè)務流程,取消普通高壓客戶設計審查和中間檢查,跨部門協同合作,進一步縮短了業(yè)務辦理時間,提高了優(yōu)質服務水平。
瀘定全縣共12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人口88387人。其中漢族70340人,藏族1187人,彝族5368人,蒙古族331人,回族150人。有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瀘橋鎮(zhèn)、冷磧鎮(zhèn)、興隆鎮(zhèn)、嵐安鄉(xiāng)、杵泥鄉(xiāng))為瀘定公司直供,供電戶數有1.8萬戶,其余7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均為自發(fā)自供區(qū),用電戶有1.1萬戶。
瀘定公司自籌資金于2013年和2014年共投入550余萬元,對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共19個村組近2300余戶進行了安全隱患和低電壓改造,暫時緩解了供需矛盾,并積極向州公司、省公司上報項目儲備,以完善基礎網絡。今年啟動了冷磧鎮(zhèn)安全隱患整改及智能電表更換工程,目前工程正在實施中,已改造臺區(qū)5個,新增臺區(qū)3個,更換低壓主線2900余米,將于年內竣工。
相關措施的推進,使瀘定縣的供電質量比以前有了明顯提高,特別是在瀘定城區(qū),當地群眾告訴記者,現在停電的現象已經很少了。
部分遺留問題需解決
由于甘孜州地處高海拔山區(qū),在積極提高服務的同時,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和配套不足的問題有待解決。
據了解,瀘定縣供電公司部分電網基礎設施薄弱,供配電設施陳舊老化,時常發(fā)生故障,不能滿足國網公司高可靠的供電需求。公司人員素質參差不齊、老齡化加劇,專業(yè)管理和技術、技能人才嚴重缺乏。
另外,瀘定7個自發(fā)自供區(qū)已不能滿足自身需求,設施陳舊、老化,安全隱患巨大,且管理非?;靵y,常因其自身網絡原因而影響公司供電質量。
眾多的問題讓公司經營管理面臨困難,去年虧損744.89萬元,主要原因一是售電電價偏低,電價形成倒掛,二是運維成本太高。
對此,瀘定縣供電公司呼吁,由于農網安全隱患大,城網設施老舊,希望省公司加大對電網升級改造的投資,提高供電可靠性,并盡快實施甘孜州電價調整方案,讓公司扭虧為盈,健康發(fā)展。